“智慧網信·辟謠助手”公益服務應用為網民提供免費網絡謠言查詢服務。 省委網信辦供圖
□河南省委網信辦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任 劉剛只
數字時代信息奔涌,網絡在賦能社會發(fā)展的同時,亦成為謠言滋生與傳播的溫床。特別是媒介與經濟、技術等深度融合,對網絡謠言的傳播起到“放大鏡”“擴音器”作用,沖擊網絡秩序穩(wěn)定的安全防線,損害人們的網絡合法權益。深化網絡謠言治理、凈化網絡生態(tài)成為社會各界共同的心聲。
技術賦能,加強智慧治謠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智能媒體時代,僅靠人工方法難以應對網絡海量信息,要充分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,強化網絡謠言線索監(jiān)測、快速溯源傳播路徑、有效評估風險范圍、精準捕捉謠言特征,用技術對抗技術,推動謠言治理從大海撈針向精準定位轉變,讓謠言在智能技術的“照妖鏡”下無處遁形。
協同聯動,匯聚治謠合力。治理網絡謠言需要凝聚多方力量,構建協同共治格局。要健全完善涉網職能部門與行業(yè)主管部門會商研判、快速查證、聯動處置工作機制,打好“配合戰(zhàn)”;網站平臺要扛穩(wěn)主體責任,完善審核制度、暢通舉報渠道,守好第一道關卡;行業(yè)組織、科研機構、網絡社團等要主動參與網絡謠言治理,建言獻策、共同發(fā)力,著力形成“一張網”“一盤棋”。
重拳打擊,強化警示震懾。依法嚴懲是治理網絡謠言的有力武器。要堅持權威辟謠與依法打擊相結合,加大執(zhí)法力度,依法依規(guī)處置造謠傳謠賬號,提高造謠傳謠法律成本;重點打擊有組織的造謠傳謠行為,深挖利益鏈條,依法嚴厲懲處,徹底鏟除謠言滋生土壤;強化警示曝光,定期公開通報典型案例,形成強大震懾,推動謠言治理實現標本兼治、源頭治理。
全民參與,共建清朗空間。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家園,人人都是參與者、建設者、受益者。要主動把握傳播規(guī)律,發(fā)揮網絡辟謠“謠言粉碎機”“真相傳播器”作用,推出更多優(yōu)質辟謠產品,以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,讓權威辟謠信息更快、更廣觸達網民;不斷完善權威辟謠信息發(fā)布渠道,持續(xù)提升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年網民識謠辨謠能力,共同營造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的濃厚氛圍。(河南日報記者 王斌 整理)